时隔18年,世界跆拳道世锦赛的终场哨声再次在中国响起。10月30日晚,无锡体育中心的灯光渐渐暗下时,中国队的成绩单格外刺眼——1银8铜,奖牌总数稳稳排在所有参赛队第一。没有金牌的“登顶”,却让在场的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,给了那群穿着红蓝护具的00后、05后小将。
最后一个比赛日的争夺里,21岁的张楚玲成了焦点。这位首次参加世锦赛的姑娘,一路拼进女子53公斤级半决赛,可面对沙特选手阿布塔利布的快节奏进攻,她还是没能守住优势,0:2输掉比赛,拿到一枚铜牌。走下赛场时她攥着护腕,声音里带着哭腔:“第一次跟这么多高手过招,感觉自己的技战术像‘没拧好的螺丝’,节奏跟不上,快对抗的时候腿都有点软——这次算‘不及格’。”可看台上的观众都记得,她在1/4决赛里连追3分逆转对手的样子,那股子“咬着牙往上冲”的劲儿,比奖牌更让人难忘。
本届世锦赛的“夺金大户”是土耳其队,3枚金牌让他们成了最大赢家;乌兹别克斯坦选手科辛霍捷耶夫在男子74公斤级决赛里一锤定音,拿走最后一枚金牌。但比起这些“高光时刻”,中国队的“年轻化”更让人眼前一亮:16名参赛选手中,12个是2000年之后出生的,还有6个“05后”——这是洛杉矶奥运周期的首场世界级较量,这群“第一次打成年组大赛”的小将,用1银8铜的成绩,把“中国跆拳道的未来”,摆到了世界面前。
没有金牌的“奖牌第一”,其实藏着更狠的野心。就像张楚玲说的“节奏差得有点多”,可“差的那点”,正是年轻选手要补的“成长课”。18年前世锦赛在中国举办时,领奖台上的中国选手大多是“80后”;18年后的无锡,00后已经成了主力——他们或许还没学会“稳稳赢”,但已经学会了“拼到底”。
当土耳其队捧着金牌合影时,中国队的小将们围在一起看比赛录像;当观众散场时,张楚玲还在场地边对着镜子练踢腿。没有金牌的“第一”,不是遗憾,是这群年轻人给世界的“预告函”:下一次世锦赛,下一个奥运周期,他们会把“节奏”练回来,把“顶不住”变成“扛得住”——到那时,领奖台的最高处,说不定就会飘起中国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