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9日晚,科技圈和财经圈的讨论区同步热闹起来——英伟达的股价又迎来一波大幅上涨,创始人黄仁勋的身价跟着“跳级”,直接冲进福布斯富豪榜第八位。这个消息一出来,网友的反应像开了“观点盲盒”,有人说“早该如此”,有人凑着热闹算“身价账”,还有人盯着英伟达的财报念叨“技术才是硬底气”。

其实黄仁勋的排名变化早有苗头。此前他在福布斯榜上还处于十几名的位置,这次能往前窜这么多位,核心原因就俩字:股价。作为英伟达的灵魂人物,他的个人财富大部分绑定在公司股票上,而最近半年来,英伟达的股价像是踩了“加速键”——从AI芯片的全球缺货,到云计算厂商的批量采购,再到财报里持续亮眼的营收数据,每一个节点都在给股价“添柴火”。

“我们公司上周刚追加了英伟达的H100订单,排期都到明年一季度了。”在杭州做AI算力服务的陈先生刷到新闻时,语气里带着点“理所应当”,“现在谁想搞大模型,不得先囤几台英伟达的服务器?技术壁垒在那摆着,股价不涨才奇怪。”

刚毕业入行互联网的小吴则是抱着手机算“算术题”:“福布斯第八位是什么概念?比很多互联网巨头的老板还靠前吧?原来搞芯片比做APP还赚啊?”底下有网友跟帖补刀:“人家赚的是‘技术钱’,不是流量快钱,能一样吗?”

还有财经博主翻出数据泼冷水:“黄仁勋的身价波动比股价还敏感——去年英伟达股价回调的时候,他的排名也曾掉过几位。但架不住公司业绩能打,这季度的游戏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双增长,直接把股价又拉起来了。”

说到底,黄仁勋的“第八位”从来不是“天上掉馅饼”。从三十年前在车库里创办英伟达,到把显卡做成游戏行业的“标配”,再转型AI芯片成为全球算力的“心脏”,他踩中的每一步都是科技行业的“关键赛道”。网友讨论的是富豪榜的排名,行业看的是技术的话语权——当芯片变成数字经济的“发动机”,掌握核心技术的人,自然会站在财富的金字塔尖。

现在打开社交平台,关于“黄仁勋登榜”的讨论还在继续:有人羡慕身价,有人分析行业,有人翻出他早年的演讲片段感慨“坚持技术的人终会被看见”。不管是哪种声音,本质上都是在说同一件事——科技圈的造富逻辑,从来都是“技术先行”。

黄仁勋上升至福布斯富豪榜第8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