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3日清晨,荷兰人的手机里最先弹出的不是晨读新闻,而是气象部门的“橙色预警”推送——风暴“本杰明”带着最高每小时120公里的阵风,从北海直扑而来,把这个以“低地国”著称的国家,一下子推进了交通“混乱模式”。

作为荷兰第二高级别的气象预警,“橙色”意味着“危险已近,需立即防范”。当地气象专家在接受采访时直白提醒:“这次风的力度,能把自行车吹得打晃,别说是伞,连轻一点的垃圾桶都能被吹跑。”从北部的弗里斯兰省到南部的北布拉邦特省,几乎所有地区都能感受到明显的阵风,格罗宁根市一处风速监测站甚至测出了118公里/小时的瞬时风力,街头的行道树被吹得“哗哗”响,连运河上的游船都提前停航。

交通系统最先“扛不住”。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——欧洲最繁忙的枢纽之一,当天被荷兰皇家航空公司“砍”了30多个进出港航班。下午两点,机场官推的最新消息里写着“所有航班均可能延误,请旅客务必提前3小时查动态”,候机厅里的场景有点“热闹”:有人抱着电脑改行程,有人靠在椅子上补觉,还有带孩子的妈妈在哄哭闹的小朋友,“本来要飞伦敦看演唱会,现在只能退票等明天”。

地面铁路的情况更棘手。荷兰铁路集团中午紧急启动“风暴应对方案”,直接取消了Utrecht到海牙、鹿特丹到阿姆斯特丹等多条干线的部分班次。在鹿特丹中央火车站,电子屏上的“canceled”字样连成片,有上班族盯着屏幕叹气:“我站在风里等了20分钟,最后只能打车去公司,车费够吃一周薯条了”;还有老人攥着车票问工作人员:“我的车什么时候来?我要去看孙子。”铁路工作人员穿着反光背心引导:“请大家选地铁或公交,城际列车恢复时间不确定。”

相比交通的“乱”,民众的反应倒算稳。总台记者顾鑫从当地了解到,超市的应急物资卖得快,但没抢购;便利店老板站在门口提醒“小心风大”,甚至主动帮顾客扶着门;还有市民主动把阳台的花盆收进屋里,怕砸到人。“邻居敲我门提醒关窗户,”阿姆斯特丹一位华人说,“虽然风大,但大家互相照应,心里踏实。”

气象部门说,风暴会持续到24日上午,风力从南部开始减弱——北布拉邦特省今晚就能感受到风小了,明天中午北部格罗宁根的阵风会降到60公里/小时以下。但专家不忘提醒:“沿海海浪还高,别去海边‘看风景’,危险。”

截至发稿,荷兰警方没通报严重伤亡。对于这个常遇风暴的国家来说,“本杰明”带来的是一次“通勤大考”,但也让人看到:提前预警、互相照应,就能把“麻烦”变“稳妥”。

晚上7点,史基浦机场官推更新“部分航班恢复”,铁路集团也说“晚高峰逐步恢复”。风还在吹,但荷兰人的生活,已经慢慢往正轨靠了——毕竟,再大的风,也吹不散“提前准备”的安心。

荷兰遭风暴袭击航空铁路交通受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