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10月21日晚10点,日本首相官邸的记者会上,刚在当天上午当选第104任首相的高市早苗端坐在台前——这是她上任后第一次直面全国媒体。

“政治的安定,要靠‘能落地的经济政策’和‘稳得住的外交安保’撑起来。”高市早苗开口第一句话就点出了施政核心,笔尖划过笔记本的声音在会场里此起彼伏——新首相的“施政框架”,终于从传闻变成了明确表述。

但更让现场安静下来的,是她随后的两次鞠躬。“首先要为‘长期政治空白’向国民道歉。”她的腰弯成45度,声音里带着沉下来的重量,“过去一段时间,不少民生政策推进慢、回应晚,让大家等急了,是我们的责任。”紧她又针对新内阁组建耗时过长再次致歉:“从选举结果到内阁名单确定,用了比预期更久的时间,给大家添了麻烦,我很愧疚。”

当天早些时候的临时国会投票早已尘埃落定——高市早苗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都拿到了多数票,正式接过首相职务。但从上午的投票结束到晚上的记者会,中间的“空窗期”里,外界讨论最多的就是“内阁为什么慢”“新首相会不会回避问题”。

这场40分钟的记者会,算是给了答案。高市早苗没有绕弯子:经济政策要“让国民感受到实惠”,外交安保要“应对周边环境变化”;道歉也没有打官腔,直接点出“政治空白”和“内阁拖延”两个争议点。

记者会刚结束,社交平台上的留言就涌了进来。东京的白领佐藤在推特写:“道歉很实在,没说‘大家理解一下’那种话,希望接下来能看到政策动起来。”京都的退休教师山田留言:“政治空白不是一天造成的,道歉是态度,但补短板才是关键。”还有NHK的政治记者在直播里说:“选择晚上开记者会,明显是想覆盖更多下班后的人群——新首相需要尽快和国民‘建立连接’。”

对高市早苗来说,这场记者会是“开场宣言”,也是“问题答卷”:她用“经济+外交”画出了施政的“骨架”,用两次鞠躬回应了最受关注的质疑。但就像有现场记者说的:“记者会的掌声散了,接下来要看的是,她能不能把‘安定’两个字,变成超市里更便宜的食材、医院里更快的挂号速度,变成普通人能摸到的‘实在’。”

毕竟,对日本国民而言,比起“第一次记者会说了什么”,更重要的是“明天的日子,会不会变好一点”。

文章插图